最新洞察 <返回

世界一流企业指标设计,很多企业都搞错了

知风云:你是一流,还是二流,或是三流?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比出来的,算出来的,而不是“我认为”、“我以为”、“我相信”。
 
作者|知本咨询国企产业研究院

责编|亿亿 编辑|阿苓

所以,2023年以来,国企朋友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想尽各种方法,找出各类评价指标,挖出各项统计数据,给大脑中的世界一流企业进行“画像”。

从央企到地方国企,从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到专业领军单项冠军企业,都在为这张画像忙碌,到目前为止,应该也初步形成了很多成果。

在知本咨询参与并思考这些工作的时候,越来越意识到,一些企业朋友在世界一流企业指标设计中,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的误区,需要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世界一流企业指标设计,很多企业都搞错了,为什么?,混改风云,13分钟

01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的到底是什么指标?

这个事情提出来,好像有些小儿科。

凭借简单思考,您可能就能得到答案。

既然是要做世界一流企业,就需要按照本行业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制定相关的标准,形成一个目标和靶子,然后再通过对标管理的方法,把本企业摆进去,找到自己和一流企业标杆的差距,最终通过补短板、锻长板的方式进行优化改进。

这种思路和方法对吗?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我们之前几年推进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都是同样的基本方法论。

但是,但是,但是,

我们要讲的是,这样形成的指标体系,是一个衡量世界一流企业的指标体系,它解决的仅仅是画像、靶子的描绘问题!

中国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是仅仅要知道靶子在哪里吗?

不是,不是,不是!

我们更为关心的是,要在知道差距短板的基础上,实实在在的管理和控制如何向世界一流挺进和接近、赶超这个过程。

现在只有数量很少的中国企业可以达到世界一流,对于更多的、大量的企业来说,我们要用一套指标体系来管理“创建”这个过程,而不是仅仅是知道未来的一流有多么优秀、多么美好、多么遥远。

也就是说,“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指标,更应该是一个“创建”方法为中心的过程指标体系,而不是一个“世界一流”标准为中心的结果指标体系!!!

所以,各位朋友,您想一想看,贵公司目前开发出来的一流指标,有多少是创建过程的控制指标呢?如果没有,或者比例很小,那就值得进行深入思考。

 

02

创建一流的过程指标,从哪里去找?

世界一流的结果类指标,大家都很熟悉。

财务指标是主体,收入类、资产类、效益类都比较容易获得,其他类型的业绩指标比如市值、市场占有率、品牌价值、治理指数等等,也可以找到全球较为通用的指标结构。

创建世界一流的过程指标,是以这些结果指标为基础和塔座,构建的能力型衡量标准,用来控制各家国企在向一流企业前进的整体进程和改进路径。

这个过程指标体系,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构建?

知本咨询推荐两种思路供参考:

一、思路1:三层圆心法

三层圆心法,就是将一家企业的世界一流建设状态,看成一个由内而外的三层结构整体,分别是企业内核、企业能力、企业绩效。

形象的看是这样的:

图片

在这个示意图中,居于最外层的,是一家企业的各项业绩表现,有财务指标、也有市场指标,这些指标是企业通过所有运营管理最终实现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结果类指标,都可以在这个部分集中体现。

中间这一层,是推动企业业绩实现一流和赶超一流的能力系统,也是企业的成长发动机。

一家公司实现了世界一流的业绩,必然来自于企业的战略、组织、制度等能力体系构建,这些体系的衡量指标,恰恰是推动一流目标实现的过程动力。

一流企业的内核打造,关键是企业的“精、气、神”。世界一流企业,很多是百年老店,都是具有鲜明的使命愿景,拥有长期追求和造福人类的理想,同时企业文化深厚的企业。华为成为一流企业,如果离开其“狼性文化”,可能难以想象。

三层圆心法说明,创建世界一流的过程指标,是在设计和构建能力层和内核层指标上进行发力。在这个方面,南方电网公司的实践值得学习借鉴,各位可以参考我们的相关研究。

二、思路2:五力向量法

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是有基本出发点和使命贡献的,那就是以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五个维度为中心的“五力”。

大家对这五力已经非常熟悉了,只不过以前是宏观经济政策要求来思考,现在如果从企业能力维度进行审视,就能发现“国企五力”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能力向量体系,可以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发挥重要引导作用。

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就是将这五个能力体系放大,将其放置在全球竞争的平台上,看一家国企怎么提升竞争力,怎么增强创新力,如何提高控制力和影响能力,怎样保证长期经营稳定健康,然后通过五力的提升,实现世界一流的最终目标。

五力向量法,通过对五力进行内部的指标体系设计和度量,对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五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能力提升过程控制,从而实现由上而下的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过程有效推动和管理。

三层圆心法和五力向量法,都是思考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过程指标的有效途径。

它们的核心原理是相通的、一致的,就是要找到实现世界一流目标的背后驱动力,并且通过结构化、数量化来管理和控制世界一流的奔赴之旅,最终实现国家满意、国资有力、国企迈进的多赢结果。

 

03

世界一流过程指标,有例子吗?

我们下面,就给大家用五力向量法,简单分解示例一下,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的核心指标,应该展现的样子。

请再看一张图:

图片

一、竞争力指标

世界一流企业的竞争力,从结果上看,往往体现在财务绩效持续领先,市场客户评价高,全球行业排名一直靠前等等。如果我们从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让很多中国后进后发的企业不断增强竞争力的角度思考,有三个竞争力指标需要纳入考量。

  • 产品服务

这是世界一流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产品卓越”的必然要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我们要通过对标将自己的产品服务与世界领先企业的产品服务进行比较,确定提升产品服务的实实在在措施。

比如确定提升产品设计和功能、提升服务质量等,据此将指标细化,每家企业的情况都不会一样。

  • 组织制度

这是世界一流企业竞争力的基础。要从组织结构、治理体系和制度政策等各个方面,与一流企业的优秀实践进行比较,设定本企业的改进计划,比如人均贡献提升专项工程,财务数智化提升工程等。

  • 企业文化

这是世界一流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国有企业历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也形成了很多形式上的文化载体,在世界一流企业创建中,要利用这些基础条件,与全球领先企业一起对标对比,找到文化实施落地的不足,找到文化连续性、一贯性、特色个性的短板,并且据此进行改进。

二、创新力指标

创新领先,是建设世界一流的核心标准之一。一家企业的创新水平高低,结果指标可以包括专利数量、标准制定数量、新产品的收入占比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横向比较得到。

除此之外,我们要重点找到指标的是,是什么力量驱动一家企业不断提高创新实力和潜力,将从前一个很普通的企业,在有限时间内变成一家国有创新型公司的?也有三个指标建议:

  • 创新资源投入

目前利用较多的研发投入强度指标,是一个可以保留在创新资源投入的核心指标,但是它并不能涵盖全部,我们还需要将其他创新资源投入情况统一纳入。比如企业员工中直接从事创新相关工作的人员比重。

  • 创新战略与文化

世界一流的创新能力,是在一流的创新战略和创新宽容文化中才能产生的。所以衡量创新一流的能力,不能只看投入的钱财和人力,还需要深入对标和改进创新战略和文化。可以通过评估创新战略的领先性,创新文化的完备性来找到行动方向。

  • 创新组织

创新组织也是产生世界一流创新能力的基本动力。从自有研发组织,到开放式创新组织,从高级领军科研人才,到中青年科研队伍建设,这些创新组织的建设和发育情况,都需要通过对标方法,确定改进方案,并加以控制和管理。

三、影响力指标

世界一流企业都具有全球的影响力和行业的影响力。提升影响力,就可以帮助中国企业逐步实现“品牌卓著”,这个方面有两项过程指标可以参考:

  • 全球市场布局

无论是哪一个行业,一流的企业影响力,都首先从客户的角度来判断。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从全球市场布局这个指标出发,认真分析对比本公司和世界领先公司的差距和不足,并制定市场影响力提升的关键措施。

我们举个很简单例子,如果用跨国指数这个指标来衡量国际化水平,可能有国别的差异性,那么一家公司比较同行业领先对手的市场渗透国家数量和地区,再看看自己的同类数据,就能看出很多市场的空白和短板了。
  • 全球形象

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国际化的企业,也是受到海内外认可的企业。影响力的提升,需要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品牌宣传、全球展现、信息披露等社会公民行为来完成,这个领域上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很多的。

四、控制力指标

世界一流企业,都有对本行业的重要控制能力,在产业链上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提升控制力,需要从产业链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这里提出一项指标:

  • 价值链定位

价值链定位,是通过价值链评估的方法,对企业产业链条中的关键业务分布和规模能力渗透能力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本企业向世界一流企业改进的价值链环节短板,并制定具体措施进行改进。

五、抗风险能力指标

抗风险能力是保障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能力。

国有企业向来重视风险防范,在这个领域有较好的基础,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背景要求下,抗风险能力提升,要求我们从国企战略风险的集中短板入手,思考两个重要指标:

  • 资产结构健康

从一家企业综合的资产结构健康程度入手,分析其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以及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并着手改进健康指标。

资产结构健康,不仅仅是降低资产负债率,不仅仅是压减“两金”,而是要看主业结构健康度、资本结构健康度、运营周转健康度,进而提出一揽子改进方案。

  • 战略投资安全

国有企业迈进世界一流,一个重要的风险防范领域,是企业的投资方向、投资项目和投资行为,是不是能够达到一流水准,战略投资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如何提升。

所以,我们建议专门将战略投资安全作为基础指标,对企业进行过程管理,帮助企业提升战略科学性、投资稳健性、业务持续性。

做个总结。

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要先行。但我们需要的,不简单是一个一流的画像,更迫切的要求是,用一套过程控制指标来正确引导和持续跟进企业向一流前进的历程。

这个指标体系,可以用五力向量的基本方法来思考和打造。知本咨询给大家提出一个初步框架,下一步工作还有待各位去集思广益。

胸怀一流,才能走向一流;

方法一流,才能贴近一流;

指标一流,才能结果一流。

上一篇:国企干部:任期制与契约化下一程怎么改?

下一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集团中央研究院模式建设

向数百家500强国企、央企、民企提供管理智慧、方法和
信息咨询用智慧赢得世界尊敬

详细了解我们如何向企业提供成长综合解决方案

成为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