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经历的管理跃升

混改风云公众号第1115篇原创文章

知风云:企业不仅是量与阶层的问题,还是如何在保证可持续成长的情况之下,去建设好企业的问题。
世界一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陷阱,建立产业生态是非常要紧的。
一、先活着,再成长,后一流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先活着,再成长,后一流。
根据我们的研究,正常情况下,企业成长近似于S型的寿命周期曲线。从创立到成长到成熟,到可能的衰退或者变革。
产品有寿命,技术有寿命,企业也有寿命。
企业应该超越产品的寿命,再超越技术的寿命,然后更长远的发展。这样才能考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
现实中的企业是围绕企业的寿命周期,来决定自己的发展。比如,短命企业往往不是因为产品和技术的问题,而是管理和经营出了问题。
现实中,企业成败,有四种典型情况:
第一种,创业期即失败,这叫夭折;
第二种,创业成功但在成长期失败,这叫早逝;
第三种,顺利地度过了创业期、成长期,但在成熟期失败了,这叫寿终;
第四种,“持续成长”的长青企业。从创业、成长、成熟,再到变革成功,画出第二个S曲线,在不断地变革过程中让企业实现了可持续成长。
我们看到很多世界一流企业,基本上都是在不断变革过程中画出来第二、第三个S曲线,所以成为了世界一流企业。
这样的规律,在我的《成长的逻辑》一书中有详细论述。
做管理者、领导者的应该知道自己的企业处于成长曲线的什么阶段,根据企业的成长、市场、技术,产品都可以得出来,这个判断我认为是非常要紧的,才能够很好的布局和做战略规划。
现实中企业寿命曲线到底怎么样?
国家工商总局2013年《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报告》,指标是从申领到吊销和注销营业执照。
当时在2013年或2012年底存在的企业里,创立20年以上还存在的企业才只占3.7%。
如何才能让企业活的长,成为世界级企业呢?
二、哥白尼原则:活得越长,很可能活得更长!
比方说企业建立了更多年数,后面可能活得更长。
哥白尼原则里说50%的概率,一个企业未来存在的时间最少不少于过去时间的1/3,最大不大于过去时间的3倍。
比如:一个成立1年的公司,最短可能在4个月内倒闭,最长在3年后倒闭。
如果按80%的概率:未来时间最少不少于过去时间的1/9,最大不大于过去时间的9倍。
比如:一个成立1年的公司,最短在1个月10天内倒闭,最长在9年后倒闭。
活得越长的企业,很可能活得更长!他的信用会更高,活下去的概率也会更高。
企业当期平均死亡率及其三大规律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也可以验证哥白尼原则。
1.企业寿命越长,死亡率越低。
哥白尼原则讲在第三年到第七年的时候,企业退出市场注销营业执照,这种概率是最高的。
比如企业到第八年、第九年或者三十年了,一般后面一两年之内不会倒闭,这是哥白尼原则所说的时间轴。
企业有恒产,有恒心,就能够做的好。
2.企业规模越大,死亡率越低。
看企业的资产、营收、市场、客户群体在哪儿。遇到疫情、行业的风险、政策的变化,大企业还能挺得住,小企业基本上就不行了。
企业规模决定了他的死亡率。
3.制造业死亡率相对较低。
按行业来讲,像批发零售业的死亡率就比制造业高了差不多一倍。
制造业有恒产,因为他的固定资产多、建设周期长,所以没有支撑和计划是不行的。
由此看出,企业生存或死亡的概率有“前高后低、 前快后慢、恒产恒心”三大规律。
一个企业围绕S曲线,有三类死亡陷阱:
1.夭折陷阱:
企业前期没有准备足够的运营资金,或者经营过程中无法尽快将产品转换为现金,或者缺乏融资渠道,就很容易“夭折”。
2.冒进陷阱:
过度融资,过度多元,过度变革等。做企业往往不可能恒大、恒强,只能是恒心、恒产。不能过度把握竞争力与资源,要稍微谨慎和保守一点。
3.老化陷阱:
走老路,吃老本,用老人。全是历史,全是过去,全是资历。
所以,一个企业早期死亡有四个主要原因:
-
一是生不逢时:行业景气度,设立企业如果在周期峰值时进入,在运营第二、三年后,可能正巧遇到周期谷底。
-
二是能力不济:行业的周期因素与企业的成长因素交互作用所致。
-
三是政策套利:市场自我甄别,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假企业”,还是具有竞争力的“真企业”,大约三年就能见分晓。
-
四是套现走人:到了股份锁定期,一些创始人和高管在某个时点套现获利,企业经营好坏已不是主要关注点。
这是哥白尼原则的拓展,想活长就可能更长。
企业到底追求做大,还是做久?是核心价值观。
-
有的公司,提出“只做500强,不做500年 ”。
-
有的公司反过来,提出“只做500年,不做500强”。
-
还有公司提出来,要两者兼顾:“既做500年,又做500强”。
有的行业必须巨大投资,必须长期投资,必须持续投资,不能随意撤退!比方说建核电站就如此。
因此,根据投资和行业的特征,有些企业一创立就有世界一流的基因。
我们在追求世界一流的道路上,就应该琢磨做成世界一流企业的机制是什么?如何持续成长、不断变革,跳过其中的各种陷阱。
三、一流路上的5大管理陷阱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走向一流道路上应该有五大陷阱。
企业首先是创业成长,但是也可能遇到领导陷阱,比如领导方式不对、领导一言堂,那肯定是做不大的。
如果企业可以变革成立一个组织,通过指挥成长,可以让企业能够越过领导陷阱。
建完组织之后,比如直线职能制度就可能成为本位陷阱,各部门与各职能互相之间没有协调的过程。
有的企业运用利润中心的方式,让大家能够在成本、质量、利润等来负责,分权成长。
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在分权过程中多元化赛道太多,都去抢总部的资源,而造成整个群体失控,最后大家都倒掉了,这是失控陷阱。
部分企业通过协调成长的管理模式,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企业组织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有个很好的协调组织,我们一般认为这种企业差不多已经成为国家级和国际级的企业了。
国内已经有不少了这种企业,但是它再走就会产生过度流程化。过度讲究一些科学和职能上的条文标准,就可能会掉到官僚陷阱里边去。
大家对客户都不在意了,更多想的是以内部领导与自身规则为中心,也就失去了创新和变革的动力,所以会陷入官僚陷阱。
优秀的企业越过这个陷阱,走到联盟成长。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内部能整合好产业集群、企业集团的管理,外部也能整合好行业与产业的生态管理,这样的企业差不多在向世界级公司发展。
但是,世界级企业有时候过于成熟,处于行业垄断地位。以企业为中心,忘掉了以客户为中心,不能适应变化。有的企业就是赢得了所有竞争对手,但是输给了时代,所以成熟陷阱也会出来。
这就是五大陷阱:领导陷阱、本位陷阱、失控陷阱、官僚陷阱和成熟陷阱。
成熟陷阱也有优秀企业越过去了,叫生态成长。
生态成长是指产业生态和平台建立,让企业能够在合理适度竞争的情况之下,不断创新的再往前走。
这是世界一流企业能否持续再往前长的关键。
企业靠什么成长,可能会遇到什么陷阱,我是什么样的人,必须变为什么样的人,有五个变革的阶段:
-
第一个阶段靠创业成长,会遇到领导陷阱,你必须由创业者变为组织领导者。
-
第二个阶段靠指挥成长,会遇到本位陷阱,你必须由领导者变为资源配置者。
-
第三个阶段靠分权成长,会遇到失控陷阱,你必须由资源配置者变为组织协调者。
第四个阶段靠协调成长,会遇到官僚陷阱,你必须由组织协调者变为联盟构建者。第五个阶段靠联盟成长,会遇到成熟陷阱,你必须由联盟构建者变为生态建设者。
四、世界一流:联盟构建者和生态建设者
作为世界一流的企业来讲,做产业领导者有四大指导思想:
第一是洞察未来,抓住未来。
“产业领导者要能够洞察未来,包括产业未来的走向、趋势和变化。只是看到还不够,还要能抓住未来,能牵引整个产业走向未来,时时刻刻扮演主导者的角色。”
产业领导者要有远见,能够把握住产业的未来方向。格局上领导、技术上领头、方向上领航、行业中领军。
第二是建立产业链利益分享机制。
“一个领导者要建立产业链的利益分享机制,让整个产业链挣钱多一点、风险小一点,这样大家才愿意跟着你往前走。”
作为一个产业的领导者,在利益分配上一定要有胸怀。
第三是道路取舍与坚持。
“一个领导者要做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且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要动摇。
否则别人就不知道领导者到底要干啥,如果领导者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大家跟着他就没有信心。”
做领导的不能是机会主义者。
第四是构筑有效竞争环境和盈利空间。
“一个领导者要构筑有效的竞争环境,尤其是产业整体的盈利空间。”
产业的领导者应该维护行业游戏规则,清除捣乱者。
五、五维生态知识:生态与食物链
从生态来讲,可以看到自然界里食物生态链谁吃谁的问题。
世界一流企业也应该有一个生态的知识维度,分为五维:
一维先后知识:先做、再做、后做
二维方向知识:做大、做多、做久
三维定位知识:向上、向前、向外
四维预测知识:今天、明天、后天
五维生态知识:秋蝉、螳螂、黄雀
-
国家间、企业间的食物链
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
资源国,提供各种石油、矿产、土地、机会。
生产国,讲的是技能、装备、人口、勤奋。
消费国,讲的是对金融、军事规则、技术的控制。
围绕这样来看,评估企业在行业和国度里,处于食物链的哪一层?我们认为消费国有肉食和草食,生产国有中端和低端。
-
生存与成长的知识
从食物链的角度,知道谁吃你决定生存!知道你吃谁决定成长!
以生存为底线,以成长为上线!
六、活得长的企业七特征
2001-2020年,先后共有近1408家企业在中国500强榜上有名,但其中已有845家(60%)的企业没能持续出现在这个标志大企业地位的阵营中。落伍637家,合并重组129家,破产79家。
可以看出,活的长的企业有七个特征:
-
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活得长
-
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活得长
-
建好管理体系的企业活得长
-
持续组织变革的企业活得长
-
坚持底线思维的企业活得长
-
垄断自然资源的企业活得长
-
垄断权力资源的企业活得长
祝中国企业以知为本,世界一流。

识别图中二维码,备注“杨柳”,我们群里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