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洞察 <返回

国企重组整合,30年发展逻辑、未来10年怎么走?

图片

混改风云公众号第1113篇原创文章

图片

 

知风云:2022年,重组整合正好完成了第三个十年的使命,准备进入下一个弯道。知来路,知归处,方得始终。

作者|知本咨询国企产权研究院
 编辑|亿亿 校对|阿苓
关心国企改革的朋友们,也许注意到一则新闻:8月25日,中央企业检验检测资源专业化整合暨中国中检股权多元化改革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依托中国中检集团,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标准业务向核心优势企业集中,同时利用股权多元化等市场化手段,推动中检集团做强做优。
一些朋友询问,“中检集团是这次央企专业化整合的主角,下一步还有哪些央企和地方国企会继续发生重组整合?对自己所在的企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预测性,如果哪个人能说得准,必然是自欺欺人。不过,知本咨询向来有一个基本判断:
国企改革就像涛涛江河,是从历史中一路走来,不断奔向未来。在这条大河里,过去、现在、将来,本就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体。要看懂模糊不定的前程,就要先看色彩斑斓的来路。
当我们爬到高处,俯瞰国企重组整合的历史涌动和坚毅前行,就能发现,在过去三十年,这项改革正在以自己特有的逻辑和规律不断演绎,每个十年形成一个鲜明特征。
当时针走到2022年,重组整合的历史潮涌,正好完成了第三个十年的使命,准备进入下一个弯道。
时间点正好,让我们赶快一探究竟。
 
图片
重组整合30年,三大阶段
过去三十年,国企重组整合走过了什么历史进程?
——“三大阶段”。
我们有一个示意图送给大家:
图片
 
从整体上看,从1992年开始,到2022年,一共三十年,国企重组整合主旋律,在持续深化强化,每十年有一个特点鲜明主乐章。
阶段1:1992-2002,抓大放小
从1992年开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国营企业正式更名为国有企业,并且通过公司制、股份制的企业形式,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从行政计划经济体系中转型,通过政企分开从原先隶属于各级政府机构,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支撑力量。
怎么做好这样背景下的国企改革工作?
核心思路是四个字:“抓大放小”!
抓大,主要体现在发展大集团、大公司,推动若干重大行业重组;
放小,主要是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退出。
1995年9月,关于九五计划和2010年愿景目标相关文件明确指出:
“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种改组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择优扶强,优胜劣汰……”
1999年,“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这个阶段最重要、最全面的国企重组整合政策。
从抓大的角度,该文件强调“要着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有的可以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要发挥这些企业在资本营运、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
从放小的角度,指出“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使它们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同大企业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要从实际出发,继续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不搞一个模式。”
当我们回忆这段历史,会发现今天国人非常熟悉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基本雏形,都是在“抓大”过程中形成的:
十大军工集团、五大电力集团、两大电网公司、三大电信运营商、中石油、中石化……
如果做一个总结,1992-2002年的抓大放小阶段,是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实现聚拢、实现分层的关键时期,为国企进一步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阶段2:2003-2012,主业辅业
时间进入到2003年,国企改革伴随着国有资产监管管理体系的建设进入到新阶段,整合重组进入到可以战略思考、顶层设计的新周期。
这个阶段的主乐章,知本咨询称为“主业辅业”。
主业,就是通过确定国企主业的方式,推动国企规划投资满足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推动主业范围内的优化集中。
辅业,就是剥离非优势非主业业务和资产,推动辅业改制和市场化。
2006年,“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集中反映了这个阶段国企重组整合的基本政策指南。
这个政策中,提到了几个关键性改革目标:
第一,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第二,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第三,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搞活。
第四,到2008年,长期积累的一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任务基本完成;到2010年,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调整和重组至80—100家。
2003-2012年间,国企重组整合的实践,这此政策导向下获得了全面进展。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企业,从2003年开始时的196家,通过重组整合,做强做大主业企业,到2012年减少到只有116家。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中央企业重组整合数量最多,涉及企业最广,形成了更多的世界级、国家级大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阶段3:2013-2022,供给侧改革
新时代,国企重组整合的基本路径,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也需要从供给端加大改革力度。
这个改革阶段距离现在最近,我们将其特征总结为重组整合的“供给侧改革”。
主要特征依然是两个方面:
做减法:推动国企压缩管理层级,处僵治困,化解过剩产能,降杠杆减负债。
做加法:稳妥推进集团层面重组,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深入推进兼并重组,创新重组手段方式。
2016年,“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是这个阶段国企整合重组工作的重要指导政策。
这个政策指出,国企整合重组的基本目标是:
“到2020年,中央企业战略定位更加准确,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总体结构更趋合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
具体怎么落实?过去十年的重组也是沿着这个文件确定的“四个一批”路径坚定执行的。
首先是,巩固加强一批。
比如,政策要求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的中央企业,要保证国有资本投入,增强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能力。
2019年,将三大石油公司的管网资产重组成立国家管网集团,就典型的案例。
其次是,创新发展一批。
比如,政策规定,“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中央企业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近几年来,通过国新控股、中国诚通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央企股权多元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上,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业务重组和产业投资。
第三是,重组整合一批。
推进强强联合、推动专业化整合,是这个领域的关键政策要求。2016年,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重组,之后中国宝武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继续深化整合钢铁产业,成为世界领先的钢铁集团。
也是在这一年,由原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重组形成的中远海运集团正式成立,形成了全球远洋运输行业的旗舰企业。
第四是,清理退出一批。
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加大清理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力度,退出一批不具有发展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这些目标有的得到全面完成,很多得到长足改进。
 
图片
未来10年,重组整合趋势
2022年,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改革起点上。国企重组整合的下一程,会是什么主题旋律,有什么发展趋势呢?
7月12日,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给出了第一阶段的答案:
“通过专业化整合,有效解决中央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实现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产业结构更加清晰,形成一批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突出的“专精特新”子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动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过去的三十年告诉我们,每个阶段国企整合重组,都是配合当下国企改革发展的基本任务,或者抓大放小,或者主辅分离,要解决的是不同阶段国企共性问题。
新十年,国企面对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就是重组整合的主攻方向。所以,知本咨询认为,重组整合的新航程,也是两个主题相结合:
打造世界一流集团企业:通过整合不断提升大型国企集团的全球竞争力,提高产业控制力,在产业生态上占据更好位置。
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一企一业,一业一企,促进企业集团子公司向专业化不断转型发展。
在这个主题下,将有三个特点进一步突出:
特点1:整合从集团层下沉到子企业
央企集团一级的合并重组,已经在近二十年的过程中,完成了绝大部分工作。下面的主要工作,是针对不同企业集团,在各个下属业务中的重复业务和重复投资,进行的市场化重组、合并、收购、整合,同时各家集团公司内部的同质业务,也需要尽快行动起来,这样才可能达到“一业一企”的要求。比如,近两年来通用集团、国药集团和华润集团对于央企下属医疗健康业务的整合,已经有了良性开端。
特点2: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核心整合领域
通过多年努力,央企集团和地方国企的主责主业相对清晰,整合重组进入后半程。同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在科技创新关键领域,更加需要集中资源、集中能力,重组组建具有世界竞争能力的专业化集团公司。
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在检验检测、医疗健康、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计算、钢铁、物流等重点领域和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竞争能力强、资源配置优的一流企业。”这个趋势仍将加强、加快。
特点3:上市公司平台扮演更大角色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升质量,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国企改革的基本目标。围绕上市公司平台,通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股权多元化、专业分拆等方式,将国企的重组整合和资本市场相结合,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所必须。
每家企业集团,每个国资监管机构,下属的上市公司资源,将会在新一轮国企整合重组中发挥更大价值。
整合永远不是目的,重组从来不会平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企业规模实力提升,为了组织专业效率提高,为了资本价值回报最佳。
知来路,知归处,方得始终。

 

图片

专注国企改革,数十万+企业改革家都在看
混改风云
,赞13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研究世界一流管理。
在这里,找到优秀企业家,和他们一起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一流的管理。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结百个果。
在这里,结合中国实际,努力拓展国外的理论模型,畅聊研究成果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系。
如今世界一流迎来机遇,如何看清国企改革逻辑,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认知。
所以,我们建立了“粉丝互动群”。在群里,你可以阅读和分享前沿的管理观点;你可以与大师积极互动,参加粉丝见面会;你可以遇到同频共振的改革家与管理学者,互相学习。

图片

识别图中二维码,备注“杨柳”,我们群里见

上一篇:拟IPO企业实施股权激励,需要注意的3个问题

下一篇: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经历的管理跃升

向数百家500强国企、央企、民企提供管理智慧、方法和
信息咨询用智慧赢得世界尊敬

详细了解我们如何向企业提供成长综合解决方案

成为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