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洞察 <返回

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这19次会议的政策图谱你知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从2020年开始,进入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收官环节。

 

这个官怎么收?基本标准是改革内容符合政策要求,改革深度达到形神兼备。

作者|知本咨询国企治理管控研究院

编辑|亿亿

 

 

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显得有些复杂。这是由于改革是动态推进的,而作为改革评价基准的“台账”,2020年后半年写在纸上,变成相对静止的。

 

这就会产生一个矛盾,2021年以来不断动态优化深化的改革政策要求,就可能和各家企业在2020年环境下设计的改革台账,出现匹配不紧、跟进不足、重点不准的问题。

 

在一个跨度三个年头的全国性改革中,如果想实现高质量收官,这样的问题必须解决。怎么操作呢?

 

那就是来一个政策回头看,在2022年半年的时候,把2021年初以来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各项新要求详细梳理一遍,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图谱,再进一步根据这些政策要求,将本集团、本企业的改革台账进行全面细化优化,确保高质量收官达到基本标准。

 

即使您不想优化改革台账,或者目前看没这个必要,但如果希望在改革评价中对于过去两年来各项全国性改革政策要求有个系统掌握,这个政策图谱也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辅助信息。

 

2021-2022年7月,三年行动的政策图谱是什么样的?我们今天帮着描绘一下。

 

 

01

19次核心会议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1+N国企改革政策的施工图计划。虽然依据的都是在2020年前已经颁布的政策,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更深入的政策要求来寻找答案。

 

2021年以来,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召开专题会、推进会等形式,每次针对不同的改革重点领域,进行现状分析、部署要求,可以说这些会议的核心要求,已经成为国企落实改革工作的关键政策组成部分。

 

知本咨询不完整的梳理,在2021年以来一年半的时间内,重要的三年行动政策要求是通过大致19次推进会、专题会展开的。

 

请看图:

 

图片

 

这张图的内容很多,请不要一眼望去、粗粗略过。这个时候,需要你静下心,放空杂念,把自己空投到时间的起点,2021年1月,重新站在改革时间的轴线上,慢慢向前走,往左右两边望去,一个一个的回顾,一个一个思考,再次重温和体验过去一年半以来的改革步伐。

 

我就这样静静的走了一遍,告诉大家几个基本的心得体会:

 

第一个体会:这是一套周密部署的改革“动态施工图”

 

从左到右一共十九个月份,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一个重要的改革主题会议召开。

 

以月度为单位的改革节奏,每一次都敲击在关键的改革领域,根据一线改革实践,总结最新改革经验,并针对共性的问题、难点、困惑,及时提出政策要求,动态展开工作部署。

 

如果说,三年行动的整体安排,是为了落实1+N的总体政策要求进行了改革总体图、框架结构图,那么在过去19个月份里的这19次会议,提出的政策要求就是改革现场的一系列动态施工图!

 

企业需要将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就不能让自己的改革只有骨架,而有血有肉、有灵有神的改革,就需要对这套动态施工图了然于胸。

 

第二个体会:这是一套逻辑缜密的改革“实操指南”

 

19次会议,每次都精心挑选一个主题展开部署,如果只是简单的参与和记录,你可能没法体会,这是一套逻辑体系的系统展开。

 

就好像我们去登黄山,去赏西湖,每一次遇到的风景,都感觉很美,但是如果手里没有导游图,就不能知道什么是“西湖十景”,哪里是“黄山十九景”。

 

2021-2022年7月间,改革三年行动的政策导览图,在这19次会议中,已经清晰展现。

 

  • 围绕一个中心

 

2021年1月,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进一步推进落实三年行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抓手,四个切口”的核心改革要求。

 

这是2021年开始落实三年行动的第一个主题会议,也是之后各次会议的出发点和基本点。可以看到,各次会议政策要求,都是围绕“一个抓手”和“四个切口”展开的。

 

  • 分解三层目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从宏观到微观,一共要实现三个层面的核心目标,那就是:

 

宏观上,要使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熟定型,要让国资监管体系更加完备;

 

中观上,要使国有经济布局更加合理;

 

微观上,要使国有企业更加充满活力。

 

在过去一年半中,就三层总体目标,通过不同的会议要求进行了详细细化分解。

 

宏观层面的要求,分成两个部分。

 

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先后召开了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专题推进会、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要求纳入公司章程等制度体系专题推进会、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运转质量效能专题推进会。

 

优化固化国资监管体系,也召开了深化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专题推进会,以及加强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专题推进会。

 

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的中观层面,召开了国有企业专业化整合专题推进会。

 

在激活国企活力的微观层面,改革会议主题包括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专题推进会、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专题推进会、国有企业强化正向激励专题推进会、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换经营机制专题推进会、国有企业瘦身健体专题推进会、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专题推进会、推广“科改示范行动”经验、强化科技创新激励专题推进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励担当作为专题推进会等。

 

可以说,19次会议政策要求,就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三层目标分解。

 

  • 覆盖各项改革

 

从上面简单介绍的相关主题,大家都能看到,各次专题会和推进会,是通过这样的集中形式,将某一主题的改革工程进行细化剖解,提出改革实施具体要求。

 

19次会议,19次明确的政策要求,覆盖了国企改革的主要领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策导图。

 

  • 破解关键难点

 

专题会和推进会的政策要求,不是原则性和综述性的,而是非常具有操作指南性和问题导向性。

 

每一次会议要求都总结在某个特定改革领域的进展情况,以及出现的实践难点和重点问题,就这些问题进行具体部署安排,对于帮助国有企业破解改革关键问题,具有关键性指导意义,所以需要细细学习,全面掌握。

 

比如,在2021年3月召开的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专题推进会上,就对这项国企干部管理机制的重要变革,提出了一个新定位、两个再明确、五项硬规范的具体政策部署。国企深化推动任期制与契约化,这些要求有必要牢牢掌握。

 

再比如,在2022年3月召开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运转质量效能专题推进会上,对于如何才能将党组织前置研究深化落实,如何才能使国企董事会高质量运转等实践问题,进行了五大方面的系统要求,对于治理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这些政策要求,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缜密的改革“实操指南”,需要每个国企朋友们全面掌握,全面应用。

 

 

02

改革政策核心要点

 

这些重要的改革要求,有哪些是需要详细了解掌握的?我们梳理了一张汇总表,送给大家:

 

2021-2022年7月各次改革专题会、推进会核心要求汇总表

图片

改革是手段不是目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需要发挥每家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紧密围绕政策要求,实现高质量收官。

 

今日梳理的政策图谱,仅给大家做个参考工具,希望在未来几个月的决战决胜阶段,有所帮助。图片

上一篇:倒计时100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如何操作?

下一篇:国企整合的灵魂怎么找?四大案例详解

向数百家500强国企、央企、民企提供管理智慧、方法和
信息咨询用智慧赢得世界尊敬

详细了解我们如何向企业提供成长综合解决方案

成为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