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洞察 <返回

专职外部董事如何建设?基本原则与组织框架说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4月19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在答记者问中肯定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的成就,但也提出了在当下三年行动收官的重要阶段,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锁定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专职外部董事建设工作。

 

撰文/ 知本咨询国企干部研究院院长 成方舟

编辑/亿亿
 
 
现有政策的定义中对专职外部董事的定义为:“在董事会试点企业专门担任外部董事的人员,且在任期内,不在任职企业担任其他职务,不在任职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任职。” 简单来说就是上级的人派到下属多家单位当董事,且除了董事,没有任何其它岗位的这一类人。

 

他们受上级遴选和招募进入董事人才库。然后根据上级安排进入到下属单位担任董事职位,每一个专职外部董事一般兼任3-5家企业的董事职位,任职期间须定期(半年)或不定期(重大事项)向上级汇报工作。

 

上一部中我们明确了什么是专职外部董事,各级国有企业集团要加快步伐,建齐健全,建成建好专职外部董事的有关管理机制,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建,有哪些原则要求和形式要件呢?

 

 

图片

一、明确基本原则

 

开展专职外部董事建设,首先要精准把握基本原则。

 

这里笔者想先说句闲话,很多人看见“基本原则”,总会觉得“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不知想要这些原则性的内容到底想要反映什么。

 

其实在公文写作训练中有一个小技巧,要明确基本原则,就是要借助逆向思维,即深入考虑如果不能严格遵循这些原则去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这种后果很严重,则说明这项原则非常重要,应当属于基本原则的内容。

 

从这个”逆向思维”的视角出发,综合考察各级央企国企集团现有的外部董事建设实践,不难总结出以下四个基本原则,告诉我们建立专职外部董事时要遵循什么,避免什么。

 

1. 受人认可

 

专职外部董事作为国有企业董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决策,为股东和出资人负责,为国有资产负责。

 

决策是一种权力,权力不仅仅来自于职权,更多也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对身边的人、事、物的洞察力和影响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认可,专职外部董事做出的决策就会存在执行的困难和风险。

 

因此专职外部董事管理的首要原则就是“受人认可”

 

一是要受到组织认可,符合国企干部的“二十字”要求标准。

二是要受到出资人认可,能够代表出资人利益。

三是要受到社会认可,具备足够的能力和专业形象。

 

当然,这也绝不意味着专职外部董事就一定要当“老好人”,而是要通过流程设计、机制约束、管理逻辑来确保专职外部董事能做到权责明晰、独立审慎决策。

 

2.权责对等

 

权利与责任对等,激励与约束统一是专职外部董事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专职外部董事不同于内部董事或兼职外部董事、独立外部董事,其“专职”性质决定了他们唯一的工作内容就是任职董事,收入来源也只能通过董事职位获得。此时明确决策权责,做好激励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权利收的太紧,将专职外部董事架空,就很容易产生“不干活,白拿钱;无风险,只收益”的问题;但如果权利放的太开而没有约束,则会产生较大的道德风险。因此权责之间、激励约束之间的平衡是专职外部董事管理的重中之重。

 

3.专业履职

 

专职外部董事,核心是要发挥其专业作用,做到专业、专管、专职、专用。要做好专职外部董事与企业的匹配,充分考虑专职外部董事的任职经历、专业背景,让专职外部董事弥补企业董事会在管理、财务、技术、法律合规等关键环节上的短板,从而促进董事会决策专业性的提升。

 

4.依法管理

 

最后就是依法管理、合规履职的原则。这不仅是对专职外部董事的要求,也包含了对整个专职外部董事管理系统的要求。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严格按照公司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让专职外部董事依照从股东会(股东方)到董事会的法人委托代理、授权管理和会议议事机制,代表股东利益,在自身的法定权限和公司章程授予的权限范围内合理履职。

 

否则就容易把专职外部董事变成上级集团派出的“传声筒”,一定程度上影响法人治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图片

二、构建基础框架 

 

明确了各项基本原则,接下来就要进入到具体的建设工作中来,搭建起专职外部董事机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含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两大方面。

 

1.组织框架——以外部董事库为核心的组织治理

 

开展专职外部董事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建立一个关键性的实体组织——外部董事库。通过外部董事库,可以有效实现外部董事人才的统一管理。

 

但仅有一个外部董事库,将有关人员集中在一个组织架构之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配套多层级、多方面的组织管控机制。具体结构如图所示。

 

图片

 

(1) 建立专职外部董事库

 

国有企业集团应当由派出机构,即上级集团规范建立专职外部董事库,再由董事库开展集中的人员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将人员派驻进所属各级企业的董事会之中。

 

(2) 明确委托代理机构和机制

 

对于已建立的专职外部董事库有两种管理模式。

 

一是可以在其所属的国企集团中择其一,建立委托代理关系。由该受托企业负责董事库内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保障。具体就是要根据劳动合同、岗位聘任、履职档案管理、考核评价和薪酬给付等各项工作。

 

在该受托企业内还需要成立专门的履职服务保障部门,负责协调专职外部董事的履职时间、信息送达、组织会议议事等工作。

 

二是直接在集团层面上确定一个管理机构(一般为董办)开展统一管理,配套建设服务保障部门,并协同人力资源、行政办公、战略规划等职能部门对专职外部董事开展管理和服务。

 

(3) 同步做好党的建设工作

 

建设专职外部董事,必须以党管干部为原则,建立好各级党组织,发挥好党组织在干部人事管理方面的关键作用。

 

首先是建立专职外部董事库自身的党组织。外部董事库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组织,有必要根据各项党内规章要求建立对应的专职外部董事党组织,服从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对专职外部董事开展日常党员管理,并履行必要的党建责任事项。

 

实际上,这不光是党内法规的必然要求,也是董事库建立党的领导的必然需要。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不建立专职外部董事自身的党组织,董事库中的各位专职外部董事的党组织关系,要么就得放在上级单位,要么就得进入受托所属企业。

 

第一种情况下,由于上级单位性质、岗位性质、劳动合同等要素因素,很容易出现专职外部董事的组织关系无法进入上级党组织,无法有效开展党员管理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下,专职外部董事的组织关系所在企业和任职企业往往就形成了“兄弟企业”关系,可能导致其无法在所任职的多家企业间保持独立性。因此,建立专职外部董事党组织是一种常见的选择,既能保持党组织管控的合规性,也能保证专职外部董事决策的独立性。

 

其次是明确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重要作用。上级党组织要依照党组织参与三重一大事项议事的原则,在上级集团层面上,全面参与专职外部董事的推荐、聘任等工作。具体包括对于人选的沟通酝酿、组织考察、和讨论决定,以及对最终聘任人选的讨论决定等。

 

此外,对于专职外部董事履职的考核、薪酬方案等须上级单位审批的重大事项,上级党组织也要履行必要的前置讨论和研究职责。

 

最后是明确专职外部董事进入企业董事会后,和企业党组织的关系。专职外部董事的党组织关系在董事库的党组织,不能再进入企业党委班子,但董事会决策过程中,又有很多需要企业党委前置的重大事项,如果专职外部董事不能有效参与、及时获知有关信息,会对其履职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企业也要建立有关机制,确保专职外部董事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参与或列席党组织的会议议事。

 

总结一下,本节我们探讨了专职外部董事如何建设这一基本问题,明确了有关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框架。如果说基本原则是专职外部董事体制机制的精气,那么董事库和组织框架,就是这一机制的骨骼。

 

有了精气和骨骼,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其血肉、脏腑和皮肤,建立好规范系统的制度框架,才能让专职外部董事机制真正活起来,为企业落实董事会职权、规范董事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图片

 

上一篇:搞清楚科改示范行动重点改革举措相互依赖关系

下一篇:国企新设市场化科技公司!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向数百家500强国企、央企、民企提供管理智慧、方法和
信息咨询用智慧赢得世界尊敬

详细了解我们如何向企业提供成长综合解决方案

成为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