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瘦身健体改革新阶段,必须了解“三个三”
作者:国企产权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2-03-28
次浏览

前言
瘦身健体三大成效
比如,中央企业利用五年时间,压减法人户数接近2万家,占中央企业总户数38.3%,这个力道应该算大。 再看,这几年央企集团总部部门数量平均压缩超过17%,人员编制平均减少20%,这也是一个大大的成绩。
新阶段三个转变
-
从集中型攻关转变为常态化控制
-
从发力于压减转变为着眼于平衡
就此,会议指出,“在严格坚持非必要不新设法人的原则下,把握好压减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各级法人新增数量,严格做到法人户数增长与企业发展协调同步、总量平衡”。
-
从退出清理转变为管住“进口”
本次专题会就提出,“严把新增投资入口。完善投资管理制度,优化投资决策程序,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严控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项目,严控非主业投资规模和方向”。
-
严把入口,防止问题增量
-
监控存量,防止问题反弹
-
畅通出口,防止问题积压
严把入口,防止问题增量
-
将人力资源规划扩充为组织与人力资源规划
-
建立对非主业投资的特别审核制度
本次专题会,特别强调国有企业要严把新增投资入口,要求“完善投资管理制度,优化投资决策程序,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严控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项目,严控非主业投资规模和方向。”
监控存量,防止问题反弹
比如,在一些企业中,有很多业务类似、模式雷同的下属兄弟单位,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实力尚可,有的不入流。
畅通出口,防止问题积压
本次会议也有明确要求,“长期亏损或回报率低下的坚决止住“出血点”,提高回报率。 对涉及的完税、工商注销、房地产确权、职工安置等问题,地方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协调推动税务、市场监管、人社、自然资源、法院等部门协同攻关、形成合力。”
-
加大使用国有股权市场的平台力量
-
两类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承担更大责任
本次专题会提出,“利用“两类公司”在重组整合、受托管理、清理退出等方面的优势,对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清退处置的资产,探索按照市场化原则交由专业化“两类公司”集中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