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洞察 <返回

对标世界一流,10大年度关键词

文|陈爽(知本咨询国企产业研究院院长、组织管控专家)
 
 
 

前言

2021年是国有企业“十四五”规划启动之年,是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关键一年,也是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深入推进的一年。
 
回顾2021年,“对标世界一流”专项行动不仅落实在各家国有企业的方案中,更落实在各层组织的学习实践中。
 
我们结合国资委和重点国有企业工作开展情况,梳理总结了“对标世界一流”的十大年度关键词。
 
首先从对标世界一流的工作内容看,2021年的工作更加聚焦,重点关注五个关键内容: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开放合作、数字化转型和法治央企。
 
 

 

 

图片

关键词一:深化改革——对标、改革齐头并进

 

 

7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推进会”。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更加突出“三个聚焦”,精准发力、苦干实干,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上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其中,第一个聚焦就是要聚焦深化改革。

 

对标世界一流专项行动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一对“孪生子”,二者“同生同长”。

 

2021年度更多企业认识到,“对标世界一流”既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组成内容,更是国企改革深化落地的重要手段。

 

在7月份的推进会上,国资委提出聚焦深化改革,要进一步激发改革动力,实现全流程全链条精益化管理,打造更多“链长”企业等要求,都是本轮国企改革关注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更多的国有企业选择以对标为手段,深化改革行动。

 

如中煤集团在总部改革中,先后赴国家电投等央企开展调研对标,通过深入研究与探讨,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中铝集团将对标方法应用于运营管理实践,并建立对标考核机制,在运营效率、成本管控等方面取得成效。

 

 

图片

关键词二:自主创新——科改示范的头雁效应

 

 

推进会上提出的第二个聚焦,是要聚焦自主创新。

 

创新是影响国内国际循环演进的关键力量。

 

在7月份的推进会上,国资委提出聚焦自主创新,要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要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构建自主创新“生态圈”,着力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等。

 

2020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发起科改示范行动,支持和引导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专项行动推进一年来,首批209户企业坚持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双轮驱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头雁效应显现。

 

2020年,示范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5%、12.6%、13.7%;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7.7%,人工成本利润率同比提高26.6%。

 

国资委表示,下一阶段将以首批科改企业为标杆,总结、复制和推广优秀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

 

鼓励各级地方国资国企借鉴“科改示范行动”的思路和模式,充分结合本企业、本地区实际,探索实施更多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同时,也将把更多有较强改革代表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国有科技型企业纳入到科改示范行动中来。

 

 

图片

关键词三:开放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排头兵

 

 

推进会上提出的第三个聚焦,是要聚焦开放合作。

 

总书记在2021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演讲中提出:

 

“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国有企业聚焦开放合作,要积极探索实体经济领域国际化运营新模式,要打造示范工程,提升品牌影响力,要坚决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实现对外开放,争做排头兵的过程中,国资委也强调要“走得更稳、更实、更好”。

 

所谓“更稳”是要突出风险管理与防范能力;

 

“更实”是要创新投资合作模式;

 

“更好”是要打造一批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发挥示范带动效用。

 

 

图片

关键词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带动管理提升

 

 

为顺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各级国有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4月份,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提出,将组织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计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数字应用场景,打造行业转型样板,加快开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局面。

 

专项工作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生态赋能”。

 

其中“重点突破”,一是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二就是要打造标杆企业,三是聚焦重点场景。

 

在打造标杆企业的工作中,国资委通过论坛活动,邀请中航工业、中国移动、中国电子、中国电建、福建石化等国有企业开展经验交流。

 

在年底的“科改示范行动”通气会上,国资委表示将在现有209户“科改示范企业”基础上,进一步围绕数字化转型扩充示范企业名单。

 

同时,科创局在一季度也发布了《2020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通过评选遴选出产品和服务创新、生产运营智能化、数字化营销服务、数字生态、新一代信息技术、工控安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综合等8类100个典型案例,其中优秀案例30个典型案例70个

 

这为各级国有企业深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图片

关键词五:法治央企——筑牢法治建设软实力

 

 

2021年8月,国资委启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创建活动;

 

10月,国资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法治建设,提升依法治企能力水平,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筑牢坚实法治基础。

 

在就《关于进一步深化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过程中,国资委负责人表示,一流的企业不仅要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这种“硬实力”,也要有一流的法治工作这样的“软实力”作为支撑保障。

 

“一流的法治”,一是要有一流的法治理念;

 

二是要有一流的治理机制;

 

三是要有一流的管理系统;

 

四是要有一流的业务能力;

 

五是要有一流的价值创造。

 

国务院国资委正在对世界一流法治工作标准开展专题研究,后续将指导中央企业持续深化对标、加快补齐短板,推动部分企业法治工作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其次从对标世界一流的工作方式看,2021年的工作立体化展开,在集团层面、专项工作层面分别梳理标杆,给各级国有企业的管理提升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围绕展开方式可关注五个关键词:三个标杆、重组整合、专精特新、做实做深、对标考核。

 

 

图片

关键词六:三个标杆——点线面的立体化推进

 

 

2021年7月份,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开展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公布了管理标杆企业、标杆项目和标杆模式“三个标杆”名单,推动国有企业与世界一流对标、加快向世界一流迈进。

 

公布的“三个标杆”名单中包含标杆企业200家,标杆项目100个,标杆模式10个。

 

这些优秀实践与总结来自143家中央企业,以及57家地方国企。

 

标杆企业侧重体系完备、能力突出;

 

标杆项目强调先进方法、流程与机制创新;

 

标杆模式则关注系统集成、融合创新等,“三个标杆”的提出从点线面构建起立体化、多层次的对标示范。

 

针对“三个标杆”的识别评选和管理工作,国资委提出了基本工作思路,即“选育结合”、“适时评估”、“动态调整”、“分层分类”。

 

可以预见,未来国内将逐步构建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标杆企业群,为国内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立标”参考。

 

与此同时,这样的标杆管理方式也将成为未来国有企业自己“立标、对标、达标、创标”的重要参考,使对标管理工作成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和有效手段。

 

 

图片

关键词七:重组整合——打造由大到强的示范

 

 

2021年,央企战略性重组动作频频,先后完成了一批资产规模大、影响深远的重组项目。

 

4月28日中国星网正式揭牌,9月25日中国电气装备揭牌成立,12月6日中国物流集团揭牌成立,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挂牌成立,多艘行业巨舰相继启航。

 

这些企业集团,一诞生便确立了世界一流的战略定位:

 

中国星网提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卫星互联网公司”;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明确了“世界一流智慧电气装备集团”战略目标;

 

中国物流集团提出了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稀土集团则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稀土企业集团”。

 

同时,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实施重组,中国普天并入中国电科,鞍钢“牵手”本钢,重组后的新集团也直接“锚定世界一流”,加速国际领军企业的建设工作。

 

两化重组率先推进,围绕“有规模、有技术、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强的全球化化工公司”发展思路,以巴斯夫等领先企业为标杆,宁高宁董事长提出要对标所有环节,“将长期持续地、坚韧不拔地投入技术、投入研发、创新创造,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深化业务整合、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整合等。

 

 

图片

关键词八:专精特新——构建梯次发展的示范

 

 

标杆设立不仅着眼于大型企业集团,也关注特定领域的中小领军企业。

 

2021年7月,国家工信部、科技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发展形成万家“小巨人”企业、千家单项冠军企业和一大批领航企业。

 

《指导意见》特别强调,发挥优质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优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协同创新、鼓励领航企业对上下游开放资源开展供应链配套对接等措施。

 

近年来,工信部围绕制造业优质企业培育已开展一系列工作,形成了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优秀领航企业三类标杆。

 

其中,“小巨人”企业强调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能够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产品;

 

单项冠军在细分市场中拥有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或工艺,以及国际领先的市场份额;

 

产业链领航企业具有生态主导力与核心竞争力。

 

三类标杆梯次分布,既为同规模企业提供示范,也锚定了不同阶段的进阶目标,在运营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

 

 

图片

关键词九:做实做深——探索个性化对标模式

 

 

从2020年到2021年,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的行动已经从梳理工作清单,转入实质性对标与问题解决,专项工作向实、向深开展。

 

一方面,各级国有企业深化对标管理提升工作,探索适合自身的对标模式,有序推进工作落地。

 

中铝集团构建全要素对标管理模式,即以世界一流企业为标杆,聚焦资本结构、现金创造、现金管理、资金筹集、资产配置等价值管理关键要素,实施全领域、全过程、全级次、高标准、严细实的全要素对标管理,推进对标提升行动做真做实做深。

 

国网天津电力总结形成了对标一流管理提升的“六个一”路径模式,即明确世界一流企业标准、绘制对标一流核心能力框架、优选一流企业对标对象、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成熟度诊断、实施创建一流重点管理提升工程、健全持续一流配套保障机制。

 

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八大战略工程和35项战略举措,选择10家所属单位作为典型引领企业,开展重点攻关和突破。

 

另一方面,各级国资也持续加强政策引领,开展区域对标。

 

湖北国资邀请上海、深圳国资负责人进行经验交流,通过与沪深对标找差,来深化国企改革工作。

 

云南国资召开现场观摩交流会,推动企业对标找差,实现高质量发展等。

 

 

图片

关键词十:对标考核——将对标融入到管理中

 

 

除了以对标为手段进行管理优化,2021年从中央国资到各级国企,也不断加强对标管理与业绩考核的深入融合。

 

在央企负责人考核中,新发布的考核办法更加明确的将“国际对标行业对标”作为考核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考核目标管理中,将行业对标作为考核基准值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考核奖励中,结合企业国际对标行业对标情况来最终确定A级企业的考核得分等。

 

图片
 
责编/亿亿    编辑/LVU   校对/阿苓
 
版权声明:本文系知本咨询旗下自媒体“混改风云”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北京知本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核心专家团队、最多原创管理技术、数百家大型国企咨询服务经验,商务合作请联系小知老师,咨询电话:137 1778 2620

上一篇:2021金融机构国企改革政策加速发力

下一篇:从2021全球研发2500强看中国企业的研发创新

向数百家500强国企、央企、民企提供管理智慧、方法和
信息咨询用智慧赢得世界尊敬

详细了解我们如何向企业提供成长综合解决方案

成为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