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十五五”规划,先学习2+N政策图谱
作者:国企投资与运营研
发布时间:2024-12-03
次浏览
不知不觉间,“十四五”规划即将挥手告别,全国上下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五年,进入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关键时期。
国有企业要制定一个登高望远、总览全局、上下贯通、细节落地的战略规划,除了要对环境变化全面感受,要对资源能力深刻认知,还有一条很重要:
那就是深入了解和掌握规划制定和落地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各项政策规章,在合法、合规、合理的框架下思考和布局、设计和执行!
学好政策,规划不一定能成功;没学好政策,规划一定出问题!
那么,在国企规划投资领域内,需要认真学习掌握的政策有哪些?怎么才能更好的融入企业规划当中?
谈到国企规划和投资工作的相关政策规章,要比财务资金、干部人事、改革创新等国企职能工作更加复杂一些。
一是在规划投资领域,监管负责部门不只一个,国家层面会涉及国资监管政策、发改部门产业投资政策、工信部门产业行业政策,区域层面每个省市地区的差异化投资政策环境都需要纳入其中。
二是规划投资职能历来是国有企业管理的核心主线之一,政策关注并持续更新升级,涉及时间跨度长,一些政策进入成熟稳定期,同时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出现了更多新内容。
知本咨询的研究专家们积极努力工作,整合上面两个方面的政策变量,经过总结提炼,最终得到了国有企业投资规划的核心政策图谱。
N是指,规划投资是一个全流程、全门类的综合业务,涉及到的主要环节包括战略规划、投资项目、产权流转、投资监督等各个方面,涉及到的门类包括了新建项目投资、企业内部战略整合、企业外部并购、参股投资等不同类型。
针对这些不同的环节和类型,都有明确的政策指引,因而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政策规章体系。
“2+N”当中列举的规划投资政策,是在过去近二十年间形成的部分重要政策,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掌握,相信能够帮助您顺利完成“十五五”规划的底层政策框架构建。
规划投资业务,涉及国有资本布局方向,涉及国有资产新增和管理,因而在这两项基本法律政策规定中,都进行了清晰要求。
比如,在《企业国有资产法》当中,规定“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同时明确,“国家出资企业投资应当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可行性研究;与他人交易应当公平、有偿,取得合理对价。”
《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战略规划引领,改进对监管企业主业界定和投资并购的管理方式,遵循市场机制,规范调整存量,科学配置增量,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国企正确开展规划投资工作,关键是把握两个基本顶层规范:
首先,是方向对路,不能跑偏。规划和投资的方向,要和国有资本布局“三个集中”相一致,要和国有企业功能使命相一致,要和出资人、股东意愿相一致,要和企业主责主业、战略新兴产业相一致。
其次,是程序合规,不能省事。所有的规划和投资工作,都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影响的全局工作,事关国有资本核心利益,企业需要严格按照战略规划和投资管理的各项规定,把好每个环节的研究关、审核关、执行关,为企业负责、为历史负责、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
在2+N政策图谱中,投资管理相关政策比例最高,形成了“一个帽子、一个底座,三根支柱”的政策结构。
所有的国企投资业务,都要根据2017年颁布的《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起完整的投资管理体系,完成“全面全流程监管”的要求。
这个文件,不仅是国资央企开展投资工作的基本规范,也是各省市制定本地区国企投资管理政策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我们称它们为国企投资业务管理的“帽子”,用来指引基本方向。
针对不同的国企投资主体,在管理政策要求上也有不同。特别是对于近些年来两类活跃的国企投资性组织,有独立的规定。
通过基金形式,引入金融工具,开展国企的产业并购、新建项目、合资合作,已经在过去十年左右时间内,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投资形式。
那么产业基金投资应该如何管理?投资方向、投资模式、投资监管采取什么基本对策?这些问题事关国企产业基金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答案就在2023年颁布的《中央企业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当中,大家可以参考。
第二类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简称“两类公司”)。
2016年以来,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当中,有一批先后列入了两类公司名单。
按照国企投资类型划分,主要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新建项目,二是整合并购,三是参股投资。由于这三种类型涉及投资特点区别较大,管理重点也有较大差异,所以监管政策也需要分别制定。
对于第一种新建项目投资,除了投资决策程序之外,更多将涉及到项目所在行业和所在地区的监管政策,便于完成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到验收、最终运营的全周期工作。
在新建项目投资领域,值得重温的政策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范、项目后评价规范,以及作为企业投资项目的属地化审批和管理政策规范等。
对于第二种整合并购投资,实际也划分为国企内部和之间的专业化整合,以及国企开展的对外收购兼并两类。
对于第三种国企参股投资,要重点学习2023年颁布执行之《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这个政策对于国企如何在投资阶段、持股阶段和退出阶段的四大基本原则和十八个核心管控重点,进行了系统要求。
国企产权流转交易和
在2+N的规划投资政策图谱当中,接下来要学习的是投资完成后,开展产权流转和交易需要掌握的政策要求,以及对投资开展监管所需要遵循的政策要点。
对于国企产权的监督管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时期就高度重视,是近二十年的国资监管体系中率先完备的关键性监管制度,并且在实施中不断优化完善。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2016)、《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2018),以及《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2020)等三个政策,是国企投资形成资产后,进行转让和处置的核心依据。
总体看,国企产权交易流转和投资监管政策,从交易定价、管理流程到风险控制,都已经有了全面的政策要求,形成了严密的系统。
今日我们就国企规划投资领域需要学习掌握的2+N政策图谱进行了初步学习,各位朋友若想准确研究政策,可以扫描识别下面二维码,在“知政策”网站进行研究和下载。
“十五五”规划在即,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深入学习掌握政策边界,再描绘企业前途,才可能行稳致远。
还是那句话,学好政策,规划不一定能成功;没学好政策,规划一定出问题!
业务咨询
小知老师:13717782620(微信同号)
座机:010-82685584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 :wyf35729
混改风云为知本咨询旗下自媒体
专注国企改革、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