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年终考核怎么精准得分?请用“指标链条”

知风云:企业运营离不开由各种数据构成的指标,指标是评估运营效果的关键。
编辑|阿苓
或许身在职场中的各位,都遇到过这种事情:开会汇报前,整理所在部门或所涉及工作的相关指标。但是,在面对数量众多、关系复杂的指标时,或许都会有一头雾水——“怎么安排这些指标?”。
指标少时,全部汇报就行。但,随着企业越做越大,涉及指标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一股脑全部汇报或许不是一个好办法。那,面对成百上千个指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事情:
当您体检时(年度总结),选择全身体检(公司整体情况),了解身体各部分检查结果(公司各方面运营情况),但检查并不是全身扫描(全部指标),而是挑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关键指标),通过重点结果报告便可知道身体整体情况。
按照这一逻辑,汇报者挑选出所在部门或工作中的关键指标,领导便可了解整体情况。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决策者往往通过关键指标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把握企业的前进方向,调整企业的具体工作,推进企业的重点事项。
图1关键指标与全部指标关系示意图
在这个建立指标链条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三个问题:
一是关键指标如何挑选。
二是关键指标如何关联其他指标。
三是关键指标如何管理。
如何挑选出关键指标呢?换句话说,哪些指标是关键指标呢?
简单来说,能体现公司现在或未来的整体情况并在短期或长期内被领导关注的重点指标就是关键指标,所以,关键指标有以下特点:一是能考核企业经营总体情况;二是与企业战略目标息息相关;三是能代表其他相关指标。
1、考核指标
对于央国企来说,考核指标就是其关键指标,这些指标亦能反映企业总体情况。
(1)央企“一利五率”
2023年1月5日,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改为“一利五率”,即“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营业现金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
(2)国企分类考核
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国家进行了分类改革,为了更好发挥各企业的功能,进行了针对性的考核评价。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如:
对商业类企业,重点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市场竞争能力;对公益类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产品服务质量、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
这些指标均为企业经营所面对的指标,是所有投资者均关注的指标,更是考核企业是否达到预期的关键指标。
2、战略指标
战略指标是公司长期发展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根据指标性质的不同,按平衡计分卡可以将战略指标分为财务指标、客户服务指标、内部运营指标和学习成长指标。
从四个方面,由短期到长期,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战略拆解。
(1)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是短期内最容易被关注和评估的指标。其能够最直接、最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的经济状况,通常用于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主要有:收入指标、成本指标、利润指标。
(2)客户服务指标
客户服务指标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其能够衡量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和程度。主要有: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市场份额等。
(3)内部运营指标
内部运营指标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指标,是能为客户和股东创造价值的过程。关注的是企业的运营效率、生产率、流程优化等。
(4)学习成长指标
学习成长指标关注的是企业的未来发展,包括员工的能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的文化氛围等。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和员工的工作状态。
关键指标的挑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需要综合考虑战略目标、业务特点、市场环境等多个因素。同时,也需要定期对关键指标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例如,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底层指标进行拆解:

例如,客户满意度直接受投诉数量与客户总数影响,其中,投诉数量受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的影响,客户总数受市场占有率、营销活动的影响……而且,这些直接影响指标还可以继续往下延伸,直至找到最底层的基础指标。


例如,华润燃气聚焦能源准入、工程建设、管网运行、客户服务、终端销售等环节,确定了12项关键管控点,并细化分解形成70项关键指标。华润水泥按水泥、粉磨站、混凝土三类业务分别开展全价值链分析,梳理出包含9个业务模块共计260项指标。这些都是找到关键指标后,往下延伸,建立指标链条,从而管理企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