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入表”是不是红利?国企怎么认识?

知风云:任何一家国企,都会不同程度上拥有或者使用数据资源,在您数据库和信息系统里的数据,在您客户服务过程中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在您研发、制造、管理的每个环节中都会产生的数据,都可能是符合资产标准的数据资源。
作者|知本咨询国企产权研究院
责编|亿亿 编辑|阿苓
数字经济发展,就像高山滑雪运动员,从蓝白天地间,呼呼带着风,高速俯冲下来,刷的一声,冲过身边,荡起的大片雪雾,直接飞进观赛席……
数字经济、数据资产等新概念,在近两年内持续冲击着每个管理者的眼球,加速发展的趋势,推陈出新的政策,都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8月底,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简称“数据资产规定”),准备从2024年1月1日施行。
进而,很多评论如潮涌来,谈到一片新天地,那就是数据资产“入表”!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新领域,过去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可以通过会计准则的新规定,真正进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成为法律认可的资产项目,算得上是一个时代的新坐标、一个潮流的里程碑。
想一想,这件事情影响会很大。
任何一家国企,都会不同程度上拥有或者使用数据资源,在您数据库和信息系统里的数据,在您客户服务过程中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在您研发、制造、管理的每个环节中都会产生的数据,都可能是符合资产标准的数据资源。
之前,这些数据资产沉淀在企业内部各个领域,成本费用从发生的时候就直接消耗了,在财务报表里看不到任何影子。
现在,可以通过数据资产入表的方式,反映在企业财务报表里,和贵企业拥有的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对外投资一样,成为一项独立的资产,从而增加利润和股东回报。
从这个意义看,数据资产入表,是证明数字经济时代的靓丽标签。
不过,深入理解政策和思考实践,就能看到使用好这个标签,是必须考虑边界、考虑成本的。
什么是数据资产入表?
数据资产入表规定,企业的数据资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入资产负债表。
正是因为如此,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从出台到现在18年时间,基本的资产指向只有六种,分别是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专有技术、特许使用权等。
现在将数据资源加上,我国无形资产核算,就可以有第七种特定项目了。
所以,各位朋友,如果您企业使用的数据资源全部拿来比照一下,估计有很大的部分是不能满足无形资产确认的四个基本条件,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二种数据资源入表的方式,是作为企业的“存货”进入资产负债表。
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最终目的用于出售的数据资源,如果满足了存货会计准则的规定,就可以不作为一项费用,而是直接登记为存货。

知道了这些基本点,反过来考虑如何利用数据资产入表,我们觉得会有三个基本判断:
无论是作为无形资产还是作为存货,入账入表的标准都没有任何改变,这次规定只是进一步明确了数据资源在满足条件的时候,可以进行会计确认。这些入账入表的标准,十多年前就存在,对于数据资源没有任何松动或者变化。
所以,各家国企在思考和利用数据资产入表政策时,还是要回到传统会计准则的基本出发点,回到资产权益和收益的基本观点上来,把体温控制好,方能行云流水、收放自如。
判断2:即使数据资产可以入表,还需看看是不是划算
将原先一般列支在成本费用中的数据资产获得、开发和运用支出,作为数据资产转而列示在无形资产或者存货科目下,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很直接、很明显。
第一个影响是,当年的费用支出少了,资产总额增加了,这就使得本年度的利润水平变高。
如果一家企业是以数据为核心业务的,那么这个改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
第二个影响是,这些数据资产在使用或者销售过程中,会产生成本,或者是每年度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或者是数据产品销售后产生的存货销售成本,这就使得公司以后期间的财务收益减少,成本增加。
两个影响结合起来,数据资产入表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是,当年会提高利润、扩大资产负债表,之后各年会减少利润,改变企业原有的收入成本结构。
有句话,叫做背着抱着一般沉。每家企业面对数据资产入表的规定,其实都要认真算一算账,怎么核算才更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
判断3:研发支出变成数据资产,依然要特别谨慎
数据资产怎么来呢?要么从市场上买进来,要么靠企业自己通过收集、清洗、加工、可视化等环节产生。
现在全国的数据资产交易市场刚刚形成,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所以短期内企业数据资产的主要来源,就是自己开发。
数据资产的研发,和其他技术研发工作一样,都是先在企业研发支出当中归集,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一部分只能作为费用支出,另外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可以转为企业无形资产。
在长期实践当中,大部分企业对于研发费用的资本化,都秉持高度谨慎的态度,这是因为研发形成的技术类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和能够持续的时间很难估计,而且技术不断变化,所以从谨慎的角度,直接作为成本一次性列支,要比归集成为资产更方便实用。这是非常正确的理性选择。
资本化带来的好处是报表好看了,对融资有好处,费用化的好处是这些技术成果虽然没有反映在报表里,但是依然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所以,每家企业对于什么研发费用要资本化,资本化节点怎么确定,都要在谨慎基础上有明确的规定。
数据资产如果作为无形资产入表,依然同样面对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基本选择。
知本咨询认为,对于数据业务非主业,而是一个必要生产要素投入的企业来说,数据资产从研发资本化,并不是一个优先的选择。

当我们分别搞清楚了数据资产入表的方式问题、逻辑问题,就可以进一步确定方法问题了。
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先后回答三个问题,进而确定如何给本企业制定数据资产入表的计划蓝图。
如果您是第一类,从现在开始就需要详细制定数据入表的计划,积极运用这个会计工具,将企业的价值彰显出来。
如果您是第二类,数据资源只是生产要素的一种,和企业投入的人力、知识、资本、技术一起合并创造价值,那么数据资产单独入表的规定,可以综合反映在各个核算环节,并非紧急唯一选项。
问题二:本公司有哪些数据资源?
这个问题回答有些难度,我们建议各公司财务部门或者资产管理部门、研发管理部门一起开展一次全面的数据资源调查和评估,将各个业务环节的数据相关投入、成本进行分析归集,让企业管理层能够清晰了解企业数据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价值情况。
即使不作为数据资产入表的依据,企业也需要动态跟踪数据资源情况,作为企业核心的管理报表,为企业决策服务。
问题三:哪些数据资源可以入表?
清晰了全公司的数据资源后,就可以进行一次整体判断,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有哪些数据资源可以满足无形资产或者存货的入账标准的,能够达到数据资产入表条件。
完成了这个判断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其他企业实践做法,来最终明确数据资产入表的计划和节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数据经济一旦开始,带给我们的将是广阔的新世界。面对这个未知领域,唯有承前启后、瞻前顾后、鉴前毖后,方能踏浪而行。数据资产入表,就是一道新世界的考题,等着大家给出正确答案。
上一篇:《公司法》修订,有何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