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董事会建设,要建什么章,立什么制?

各级国企董事会的建立健全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
需要先把建章立制这个出发点、基础点找到位,做扎实。
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需要哪些制度规章、流程规范、表格单据来支撑呢?
今日给大家概要梳理一下。
整体来说,国有企业在董事会建设领域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可以分成4个层次,一共涉及12项制度规则,总结成四句话:
修订两个规章
制定三项规则
形成六项办法
设计一个指引
修订两个规章
董事会,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六大治理主体中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制度建设首先涉及到对整个体系的整体审视和优化。
1、公司章程
根据《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公司章程的相关内容需要按规范进行修订。
同时,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若干核心要求,也需要在章程中进行细化优化。
结合董事会建设工作,在企业章程这个基础文件的修订上,有一些核心内容和条款需要重视:
-
董事会职责定位:章程中明确本企业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的职责定位。
-
董事会结构:说明本企业董事会结构组成,需要将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原则,规定到本企业章程中的董事会成员席位分配内容中。
-
董事会职权和授权:将本企业落实董事会职权的工作结果写进公司章程,同时注意与党管干部原则相衔接。明确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授权原则、管理机制、事项范围、权限条件。
-
董事会运行:明确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基本原则。
-
董事权利义务:明确本企业董事的权利和义务。
2、“三重一大”办法
重大经营管理事项、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需要公司集体研究决策。
就此,很多国企都单独制定了“三重一大”办法。
在董事会建设过程中,根据董事会的职责定位和企业明确的授权事项,需要详细调整优化相关内容中涉及总经理办公会、党委会、董事会等治理主体集体研究决策的程序,明确权责边界。
制定三项规则
董事会建设过程中,有三项基本规则需要明确,分别是“董事会工作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专门委员会议事规则”。
1、董事会工作规则
每家企业都需要有个基本的董事会工作文件,用来与中央企业或者地方国企一级企业的“董事会工作规则”文件相配套,并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细化、个性化。
企业制定的董事会工作规则,是全面规定本企业董事会各项管理原则和基本方法的总纲性文件,总体上需要包括:
-
总则
-
董事会组成和结构
-
董事会定位和权责
-
专门委员会设置(如有)
-
董事成员责权利
-
董事会决策程序
-
董事会运行保障和管理监督
2、董事会议事规则
董事会会议是一个集体决策的形式的会议,开好董事会,提升会议效果和决策科学性,需要明确的责权、流程、方法等规则设计。
这部分内容,要通过董事会议事规则来明确。
董事会议事规则的标准版本,已经被很多国企熟悉并采纳。
在这轮董事会建设当中,议事规则文件需要全面进行优化。
第一,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董事会的职权。
这是强化董事会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需要通过与国有股东和其他股东的沟通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列明在议事规则中。
同时,也要明确董事会给董事长的授权范围和授权事项,确定董事长在董事会休会期间的工作权限。
第二,优化董事会召开次数和召集方式。
根据要求,国企董事会需要一年至少以现场方式召开四次会议,对于每次会议召集的过程进行详细规范。
第三,明确董事会讨论决策事项的程序。
强化对议案的前期调研,补充必要资料信息,尊重各个董事的意见表达,确定议案讨论顺序和不同意见处理方式,细化议案决策表态流程。
3、专门委员会议事规则
企业根据需要设置战略与投资、风险管理、薪酬与考核等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作为董事会的决策咨询支持机构。
这些专门委员会的管理和议事流程,需要制定相关议事规则。
也就是说,每个专门委员会,都要根据自身的专业领域特点,以及董事结构差异、支撑职能部门差异,制定各自的议事规则,分别确认通过,按规定执行。
具体内容,不再一一展开。
形成六项办法
除了重点针对程序性问题制定三项规则文件外,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和实践需要,知本咨询建议就董事会管理的一些重要工作,针对方法性问题制定管理办法。
这一类的办法一共有六项。
1、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
董事会是治理体系中承担做决策的重要职责,也是连接上级股东和企业经营层的关键组织,责权利的明确是一个基础性问题。
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向上和国有股东的授权体系相衔接,明确了本企业董事会拥有的职权,内部结合董事会给董事长的授权,向下进一步对经理层和总经理的授权展开,这个办法将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般会将授权清单作为附件。
2、董事考核评价办法
随着董事会作用的持续突出和加强,对董事考核评价的需要也不断提升。
我们建议企业同步制定董事考核评价办法。
对于一个多层的国企来说,董事考核评价,是一级管一级的,本级制定的董事考核评价制度,用来对于本企业管理和派出的董事履职进行考核,这样形成一个多层衔接的体系。
3、董事会和总经理工作报告办法
要建立董事会向股东就年度工作和重大事项进行报告的机制和制度,同时也要建立总经理代表经理层向董事会进行工作报告的制度。
这两个内容,可以同步制定进入“工作报告管理办法”。
4-6 董事会对经理层成员选聘、考核、薪酬管理办法
这里包括了三个办法:
-
经理层岗位选聘任用办法
-
经理层岗位考核评价办法
-
经理层岗位薪酬管理办法
三年行动要求,国有企业通过任期制与契约化的管理方式推动市场化干部机制改革,部分符合条件的国企推行在董事会管理下的职业经理人制度。
董事会职权中落实了对经理层人员选聘、考核评价、薪酬兑现后,管理这三个主要功能就需要明确的制度规定。
虽然很多国企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考核和薪酬制度”都制定和执行了多年,相对成熟定型,在本轮任期制与契约化改革中,也参照新的政策规定进行了完善,但是由于落实这些工作的责任主体是董事会,所以仍需要从治理角度进行审视,并加以完善,确保方法合理、程序合规。
设计一个指引
这个制度,全名叫“董事履职工作指引”,是用来帮助企业各位董事成员,正确、合理、有效的开展董事工作的指南性、支撑性文件。
董事履职工作指引,需要成为一本手册,让企业董事们拿到之后,就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
董事拥有的权利
需要根据政策规定,明确各位董事行权履职拥有的法定权力,包括知情权、参会权、表决权、提案权、建议权、质询权、调研权及其他权利等。
-
董事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明确指出本企业董事会成员履职的基本责任要求,突出忠实义务、勤勉义务及谨慎义务等基本点
-
董事会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
确定本企业董事会开展工作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理念、目标,通过这样的规定,统一董事的工作方式方法,达到董事会文化建设目标。
-
工作履职提示
区分董事在股东会议、党委会议、董事会议和其他会议等不同场合,分别给董事的履职重点进行提示性说明。这个部分是文件的主要内容。
-
支撑与保障条件
依次列明本企业给董事履职提供的各项保障性资源和条件,以及获取这些保障的方式方法。
-
工具和附表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董事工作必备的模板、表格、工具作为附录进行使用说明。
董事履职工作指引是一个指南性的应用文件,在企业董事会落实各项工作中,将会产生直接的帮助作用。
修订两个规章
制定三项规则
形成六项办法
设计一个指引
这就是国企各级公司强化董事会建设中,优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抛砖引玉,供各位朋友参考。
上一篇:实操:国企完善法人治理政策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