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洞察 <返回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自评“五问五答”

文|张利国知本咨询执行董事,国企改革专家

#  2020 - 2022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评估专栏系列

 
 

图片

2022年开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评估进入第一次考核的实施阶段,各中央企业及地方国有企业都处于积极上报数据、资料、总结材料等,分层分级推进考核工作过程中。

 

但,历史无法改变,在收官之年,我们可以争取的是加快推动改革进度、提升改革成效。

 

很多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同时也在主动推进自我评估,以期发现改革不足之处,积极改进。

 

如果想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清楚,有关进度、力度方面的定量化指标都需要算得清、看得准,评估之后也会明晰在哪些方面加快进度、提升力度。

 

而,最难、最模糊的考核是有关规范性、科学性、实效性方面的综合评价,这也是各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朋友最关心的问题。

 

解决好实效问题的前提是考核要求中提到的核心意思,即改革或考核改革将坚持注重实效性,坚决防止“纸面”改革、“数字”改革。

 
本文将结合知本咨询对国企改革政策、改革实践的理解,围绕落实改革规范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方面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
 
我们认为,落实好改革的“三性”要求,应该考查回答五个核心问题
 
  • 文件有没有?

 

  • 规范不规范?

 
  • 合理不合理?

 
  • 执行没执行?

 
  • 效果好不好?

 
如何把以上五个核心问题应用到企业的自查当中呢?
 
我们举例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党委(党组)前置清单”文件进行说明。
 
图片
 
 
01        

文件有没有?

 
 
 
相关改革专项涉及的主要方案、制度、表单或配套制度文件有没有是检查改革专项实效性最基础的要求,也是证明已经开展相关改革或说明改革取得成效最基本的支持材料。
 

示例:“党委(党组)前置清单”—文件检查清单

图片

 
 
02        

规范不规范?

 
 
 
对于规范性的考查,主要依据当然是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针对性的改革专项政策文件要求,可以视为相对底线的考查。
 
而且规范性考查既可见,也容易考查,更容易发现问题或不足,尤其值得各位国有企业重点关注。
 
具体建议可从程序、内容、一致性三方面进行考查。
 
其中:
 
程序规范:主要是考查改革专项核心文件的制定发布,内外部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是否有相关会议纪要、批复文件等支持材料。
 
内容规范:主要是考查内部与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是否冲突,是否满足基本结构及范围要求。
 
一致性规范:很多改革专项任务要求的内容是系统性机制或体系的一部分,要保持相互间的一致性,不能冲突、不能差异。
 
否则执行过程中会依据不一致时,难以处理,至于实效性更无法说明。
 

示例:“党委(党组)前置清单”—规范检查清单

图片

 
 
03        

合理不合理?

 
 
 
合理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考查改革专项任务的方案、制度制定实施是否充分结合了企业的实际情况,避免“一刀切”、“一个模板”用到底的问题。
 
严格考查具体内容是否合理其实难度非常大,各个企业的个性化特点差异也比较大,更需要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动态调整优化,通用性的考查要点不容易找到。
 
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表现形式可以进行佐证,至少说明企业在结合实际推进或实施改革工作。
 

示例:“党委(党组)前置清单”—合理检查清单

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假若企业拟定的“党委(党组)前置清单”完全与《清单示范文件(试行)》一样,仅明确了具体金额的话,大家知道合理性一般引起质疑,无需解释。
 
 
04        

执行没执行

 
 
 
改革专项内容执行不执行是检验实效性最近的一步,也是满足落实落地要求直接的体现。
 
反过来说,当然更是很多企业改革容易出现的“纸面”改革问题所在。
 
考查执行没执行的问题,听起来确实也比较难,其实也是有相对成熟的方法并可以有效开展的。
 
我们可以参照审计中穿行测试的方式进行,即可抽查一些已经执行的重大项目进行穿行测试。
 
示例:“党委(党组)前置清单”—执行检查清单
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抽查的事项可以以党委会的相关纪要为范围,也可以以董事会、经理层相关决策事项作为范围。
 
 
05        

效果好不好?

 
 
 
改革任务实效性考查效果是检验改革成效最关键内容,也是最终的目标。
 
当然也是最难的部分。
 
针对各个改革专项也有所差异,有些改革专项还是相对容易找到针对地性的检验要点,但更多的是不容易找到检验要点。
 
比如:针对混改所有制改革,可以检验其引进的战略投资者是否与原来设计的保持一致,引进后对于国有企业在市场、技术或机制方面是否有直接的改善效应等。

 

对于改革专项任务效果的检验考查,我们建议至少应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经济性,二是可推广复制性。
 
经济性比较容易,主要从效益效率方面设计指标考查。
 
但其是企业改革的综合成效,一般难以找到针对改革专项的经济性指标,可以体现于企业改革后整体绩效表现一并考查。
 
可推广复制性,主要考查是否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经验并其他企业可参建借鉴,是否有一定创新突破性解决了面临的普遍改革难点问题等。
 

示例:“党委(党组)前置清单”—效果检查清单

图片

 
本文给大家说明到这一步,大家可能会有共同感觉,这也太复杂了吧,操作难度也太大了吧。
 
其实,大家还是要回归改革和改革评估的基本初衷,改革要围绕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推进过程中若以实效为出发点,本身也不会出现大多问题;
 
改革评估也只是手段,“以评促改”才是目的。
 
对待改革考核评估工作,国有企业确需要重“分”更要重“效”、确需要有“形”更要有“实”。
 
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个本文主题,考查改革实效性,围绕一个核心难点、考查五个重点问题:
 
一个核心难点:如何落实改革的“三性”要求。
 
五个重点问题
 
1. 文件有没有?
2. 规范不规范?
3. 合理不合理?
4. 执行没执行?
5. 效果好不好?
 

 

责编/亿亿    编辑/LVU   校对/阿苓
 
版权声明:本文系知本咨询旗下自媒体“混改风云”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北京知本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核心专家团队、最多原创管理技术、数百家大型国企咨询服务经验

上一篇:学习标杆企业实践,解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

下一篇: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前,国有企业党支部能否把关

向数百家500强国企、央企、民企提供管理智慧、方法和
信息咨询用智慧赢得世界尊敬

详细了解我们如何向企业提供成长综合解决方案

成为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