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洞察 <返回

“五力一效能”评价体系解决方案

 

 

2021年,进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地实施的关键一年。伴随着国企深化改革,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的有关“务求改革实效”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如何在深化混改过程中做到有形更有实?如何检验改革成效?做好国企混改后评价工作成为重要议题。

 

|张利国询混改研究院院长、国企改革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博士

 
如何做好国企混改的后评价工作呢?
 
知本咨询混改研究院认为,关键是把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关键导向和国企混改的“十六字”总体要求基础上,合理设计后评价体系,合理选择后评价方法,以后评价为工具,促进混改后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并取得实质成效。
 
由此,知本咨询形成了针对国企混改后评价工作的“五力一效能”模型,希望能够帮助国企做好做实混改后评价工作。
 
 

图片

一、如何确保国企混改后评价工作的全面系统性?
 
 
根据我们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理解,我们认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作为综合性改革“施工图”,具有“六个导向”的特点,即:治理导向、战略导向、激活导向、创新导向、市场导向、效能导向。
 
治理导向:即围绕更加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健全法人治理体系,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
 
战略导向:即落实国家产业战略、本集团及本企业发展战略,聚焦主责主业,在细分领域或细分行业达到竞争力的提升。
 
激活导向:即围绕企业组织活力、动力提升,强化业绩考核和激励水平“双对标”,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创新导向:即发挥改革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根本动力作用,强调创新驱动发展要求,改革需要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尤其可强调“硬科技”的创新突破。
 
市场导向:即以机制改革的市场化促进企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通过市场化的选人用人、市场化的用工、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机制改革,促进企业市场化竞争力持续提升。
 
效能导向:即改革达到的效率和效益提升水平,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企业在效率、效益在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能够实现明显的改善或提升。
 
由此,国有企业在推动落实混改后评价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并把握这“六个导向”,兼顾改革过程与改革结果,形式健全、实质有效。
 
 

图片

二、如何科学设计国企混改后评价体系?
 
 
依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所体现的“六个导向”要求,知本咨询形成了国企混改后评价“五力一效能”评价体系(见下图),即体现效能导向,要以企业效能为基本目标;体现治理导向,要评价法人治理能力;体现战略导向,要评价战略发展竞争力;体现激活导向,要评价企业发展动力;体现创新导向,要评价技术创新能力;体现市场导向,要评价市场化经营活力。
 

图片

制图|知本咨询

 
明确了“五力一效能”评价体系后,如何设计具体的评价内容或指标呢?或如何聚焦选择评价的重点呢?
 
从而做到精准有效,能够覆盖全面内容,又能够体现差异化重点。具体说明如下:
 
(一)法人治理能力评价(治理导向)
 
知本咨询认为,国有企业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关键要达到“五有”水平,即“有组织、有规则、有人员、有监督、有容错”,其中有规则、有监督更强调法人治理机制的实质性运行效果,而有组织、有人员、有容错更强调体系的形式健全性。
 
鉴于“五有”水平要求,我们就可以明确法人治理能力的评价核心内容。
 
“有组织”,如公司是否建立了“五会一层”的法人治理主体等。
 
“有规则”,如党组织是否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公司章程的基础性作用是否能够保障,各治理主体运行规则是否健全,各法人治理主体的权责事项是否明确等。
 
“有人员”,即董事的构成、外部董事,尤其是专职董事的作用发挥情况等。
 
“有监督”,如党组织监督作用发挥情况、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发挥等。
 
“有容错”,如容错纠错机制是否健全等。
 
二)战略发展竞争力评价(战略导向)
 
以促进企业竞争力、影响力等为目标,通过改革,企业在战略聚焦、战略落实、战略竞争力等方面是否得到了有效改善或调整呢。
 
由此,在战略发展竞争力评价方面设计评价要素要兼顾行动过程和行动结果,如落实集团及公司战略情况如何?与外部投资者的协同效应如何?行业位置是否得到了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构建情况如何等。
 
(三)企业发展动力评价(激励导向)
 
该部分的评价重点主要体现在激励约束机制的健全和实施效果方面,尤其是通过合理选择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确实促进了企业活力和动力的提升。
 
由此,在设计实施评价要素时,可考虑诸如是否选择或实施了适合的中长期激励机制、中长期激励机制的“双对标”水平如何、中长期激励机制对于企业效能的提升促进作用是否明显有效等。
 
(四)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创新导向)
 
在大变局形势下,企业的发展模式已然由市场空间驱动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已然成为国有企业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由此,在设计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要素时,既要看创新结果,更要看创新积淀的过程。如研发投入强度如何?研发人员配置比例如何?有市场竞争力的研发成果如何?研发成果转化水平如何等。
 
(五)市场化经营活力评价(市场导向)
 
鉴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该部分评价内容可侧重于“新三项制度”机制改革的力度和效果。
 
在设计市场化经营活力评价要素时,可考虑诸如经营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或职业经理人制度落实情况、市场化用工体系建设及实施情况、工资总额的“一适应两挂钩”机制建设及运行情况,以及薪酬分配的差距水平拉开及聚焦价值贡献人群的情况等。
 
(六)企业效能评价(效能导向)
 
效能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最终目标,也是国企改革的根本目标所在,该部分评价重点是要涵盖效率和效益两大方面,并主要以定量化的财务指标评价为主。
 
在选择设计企业效能评价要素或指标时,可以以国资委针对中央企业的“四率两利”为基础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可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发展阶段,以及企业本身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追补增加评价要素或指标,如行业竞争位置、市场占有率、重点技术领先水平等。
 
 

图片

三、如何合理选择国企混改后评价方法呢?
 
 
在国企混改后评价体系健全,要素或指标确定基础上,如何进行衡量和评价呢?即如何达到可操作性的要求,或目标值是什么呢?
 
知本咨询认为,应该围绕“三个结合”开展具体的后评价工作,即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纵比评价和横比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对结合。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体系健全及改革任务完成等以定性评价为主,而实质效果和结果为定量指标为主。
 
纵比评价和横比评价相结合:在考虑具体目标值或水平时,既要与企业本身的历史水平比,有进度;更要与行业水平或竞争对手水平比例,有竞争力。
 
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对结合:鉴于各个国企改革的进度不一,在进行国企混改后评价时,既要关注全面综合性评价的结果,更要关注单项重点方面的评价结果,关注评价结果应用。
 
说到评价结果应用,需要强调的是,评价仅是手段,利用评价工具进一步发展改革进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障碍,可用为深化改革的依据;同时,也可以通过评价发现更多更有效的改革创新做法,总结经验,可促进经验借鉴进行推广复制。
 
即混改后评价两大应用方面,一是发现问题、促改进;二是总结经验、助推广。
 
总之,国企混改后评价体系要做到“面全点突”,既要考虑到改革的基础性要求,又要兼顾到重点方面的突破性要求,从而真实全面反馈改革的成效,并可以作为持续深化改革提供基础依据或示范经验。
 

图片

 

- END -

 

 


 
 
 
/亿亿   /
 

137 1778 2620

 

///

 

任期制与契约化改革工具箱

 

图片

上一篇:最新国企改革发展,有哪些“新名词”、“关键

下一篇:中化集团与背后的“企业价值管理四要素”

向数百家500强国企、央企、民企提供管理智慧、方法和
信息咨询用智慧赢得世界尊敬

详细了解我们如何向企业提供成长综合解决方案

成为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