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洞察 <返回

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国企改革路径,8个关键词

文|葛润菁(长安大学管理学硕士,知本咨询高级咨询顾问) 
 
编辑|亿亿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全文共九项三十二条,为国家推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出了纲领性指导意见。
 
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是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是全社会对生产资料优化配置的现实所需,是新的发展阶段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图|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涉及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需的社会资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曾指出,企业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而在中国,国有企业是国务院国资委及各地方国资委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各类国有独资、控股企业的总称。
 
因此中国的国有企业可以理解为国有资本作为核心力量引导的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国有企业改革,其实就是优化这种资源配置机制,使国有企业能够在不断变迁的外部环境中实现保值、增值的商业目标以及国家调节经济、保障民生的社会目标。
 
因此,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息息相关。
 
 
   
一、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中重点涉及的生产要素类型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提及的主要生产要素类型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结合本轮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本轮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要素主要生产要素类型包括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
 
 
资本要素主要围绕“国有资本对业务布局和业务发展方向的决定作用及对其他要素的引导作用”;
劳动力要素主要围绕“国有企业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并与市场化的用人对接”;
技术要素主要围绕“激发科技研发实力和加速技术商业化能力”;
数据要素主要围绕“新产业的突破以及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已有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资本要素:“引”+“混”
 
 
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体现资本要素配置变革的关键词是“引”和“混”。“引”表现了一种战略驱向、“混”则为一种实践手段。
 
“引”即引导国有资本合理布局,将国有资本引导至其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特点的领域,例如包括:关乎民生的重要产业、关乎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新兴产业、投资回报期较长的重要行业、规模性强周期波动强的重要行业等。
 
“引”的方式当前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规范国有企业的投资领域,例如:对非主业投资进行一定限制,其对于改善国有资本布局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第二种是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利用国有资本投资的方式引导国有资本进入其需要发挥优势作用的领域。
 
第三种是通过企业的战略引导,引导国有企业在一些重要领域或新兴领域进行战略性投资布局,从而调整国有资本布局。
 
“混”即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资本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促进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外资进行广泛合作,进行优势互补,利用国有资本撬动其它资本杠杆的有效手段之一;
 
另一个层面是企业治理层面,“混改”通过引入外部投资人参与企业治理,倒逼企业建立并完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更加有效的管理,促进企业灵活发展,为其它方面的改革和促进其它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充分体现了国有资本对其他要素的引导作用。
 
 
    
三、劳动力要素:“选”+“配”
 
 
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体现劳动力要素配置变革的关键词是“选”加“配”,实质上体现了本轮国有企业对劳动、人事和分配改革的基本要求。
 
“选”即依据企业的经营需求,从企业外部和内部选择合适的人才,促进人才的内外部之间、不同岗位间的有效流动,充分体现了三项制度建设 “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目标要求。
 
“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组织机构设置、合理的岗位晋升通道设计、有效的岗位设置等的基础上,这是三项制度改革中“劳动”改革的范畴。
 
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实践,在“选”的方面,已经总结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制度,例如:职业经理人制度、高层技术专家聘用制度等。
 
但是当前“选”领域改革的突出难点在于外部劳动力要素市场和内部已有运行机制对于改革的掣肘
 
外部劳动力要素市场掣肘点主要是中小城市外部劳动力要素市场流动性不足;内部已有运行机制掣肘点主要是老牌地方国企人员众多、内外部利益关系复杂,改革操作难度极大。
 
“配”即劳动力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在本轮国企改革中体现为分配制度改革,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指总量层面的,核心围绕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由于国有企业面临的经营情况不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也需要依据改革的原则进行科学而灵活的调整。
 
在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成长阶段和所处产业特性,制定并及时调整工资决定机制是较为有效方式。
 
新兴产业、科技行业的国有企业而言,工资总额单列管理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管理方式。
 
而第二个层面指个量层面的,核心围绕与岗位相关的薪资体系改革。其中包括了两个重要且相辅相成的领域:绩效与评价、薪资与激励,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路径目标。
 
对于职能部门人员较多、人员总量较多的国有企业而言,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改善薪资体系、实施各项激励,涉及的工作量大、牵涉利益方多,成为本领域改革的难点之一。
 
 
     
四、技术要素:“研”+“转”
 
 
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体现技术要素配置变革的关键词是“研”加“转”,即改革需要通过完善产权制度、建立激励制度、创新合作和推广技术产业化制度,推动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
 
“研”即科技研发,首先,国有资本在研发的部分领域具有民营资本不具备的优势,特别是具有基础性、成果商业转化较慢的重要的研究领域,国有资本投入研发领域可最大化实现其战略价值;
 
其次,国有企业进行研发,需要将研发与商业化应用充分结合,以实现研究的商业价值,这是当前国有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的短板。研发需要依靠资本、设备,但更需要依靠研究人员的力量。
 
在激发国有企业研发人员的方面,改革选择的主要方式包括各类激励制度和项目承包制度,一般在实践中会选择各类制度的组合,例如: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部分所有权或使用权、科研项目的承包制等。
 
“转”即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转移从社会层面考虑实质也是促进转化的环节之一,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经济供给侧改革,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基础。
 
当前,随着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前期改革试点企业已经总结出一些成熟的、可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
 
例如:产业方面成立中试基地、培育并孵化产业孵化公司;工作流程方面压缩审批流程、制定免责清单,促进技术商业化进程;中长期激励方面实施超额利润分享、产业孵化公司员工持股;短期激励方面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专项激励等。
 
 
     
五、数据要素:“创”+“融”
 
 
数据要素是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大数据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本轮国有企业改革正好与数据革命重叠。
 
国有企业改革体现数据要素配置变革的关键词是“创”加“融”,其中一个针对的是与数字化相关的新兴产业中的国有企业,一个针对的是传统产业中的国有企业。
 
“创”即创新数据的获取、清洗、使用方式,从而使数据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对于部分与数据紧密相关的新兴产业中的国有企业而言,如何挖掘新的数据、处理海量的数据、创新数据的应用方式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对于电信行业、软件行业、物联网装备制造等行业中的国有企业而言,“创”的作用尤为突出。
 
“融”即数据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对于大部分处在改革进程中的国有企业而言,“融”是当前的最通行的状态。
 
国有企业改革,一切方案始于企业战略,随着国有企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进入撰写和落地实施的阶段,大量国有企业将传统产业与数字能力建设写入了发展战略之中。
 
当生产与管理工作融合了数字化,乃至发展智能化后,将大大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特别是协调成本和决策成本。这为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合并组织部门、以及基于信息化的更加精确的定量考核和促进生产管理创新等提供了技术基础。
  
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具有不同的意义。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紧密相织。
 
从要素配置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很明显的看到本轮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本质都是需要促进各类要素充分流动、破除要素流动障碍、促进要素有效利用。
 
当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有机环节之一时,我们也不再孤立地去看待国企改革。
    
混改难点:重资产经营困难型国企,4种关键路径设计
|2
姿访
|1
访
 
136 8301 8006

 

///

 

 

上一篇:重资产经营困难型国企,4种关键路径设计

下一篇:如何向一流企业看齐?突出三个新中心

向数百家500强国企、央企、民企提供管理智慧、方法和
信息咨询用智慧赢得世界尊敬

详细了解我们如何向企业提供成长综合解决方案

成为客户